6月3日起百年建筑网浙江团队针对近期市场行情变化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第一阶段)调研结果如下:

1、新国标实施后,多数水泥企业生产成本提升10-30元/吨。新增成本已传导至水泥产品实际售价,将进一步影响商混成本;

2、前期熟料水泥价格低位,部分“小旧”窑水泥企业已转为长期停产,调整经营策略;

3、企业全产业链进程加快,降本增效减少“长账期、高应收、需求下滑”带来的风险;

4、弱需求下,水泥价格连涨“触发”头部搅拌站与水泥企业博弈“机制”;

5、资金略有改善,部分材料供应商端午节有不同程度回款

部分调研情况反馈:

【水泥企业A】

新国标中普通硅酸盐水泥(需求量最大)主要混合材料的允许掺量为大于等于6%且小于等于20%,熟料+石膏的掺量不能低于80%。那么对于之前熟料+石膏量只有65-75%的企业来说,需要优化配比,增加熟料用量。目前沿江熟料的价格200元/吨以上,因此水泥生产成本相应增加10-30元/吨。浙江水泥最近1-2轮涨价基本上也能体现出来成本变化,商混企业采购价格也有一定增加。

【水泥企业B】

熟料窑线为2500t/d及以下规模的,熟料生产成本及煤耗偏高。前期自产熟料成本在300元/吨左右,而熟料外购价格240-250元/吨可以到货。因此若水泥价格在成本线上下震荡且熟料价格未超预期,长期停产可节约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

【多产业企业】

近两年需求继续呈下滑趋势,市场资金短缺问题未改。搅拌站企业订单基本为长账期垫资单,多数企业“被拖累”后高应收成为了普遍现象。甚至出现“坏账转烂账”不利局面!企业反馈应收有3个多亿,压力不小。因此优质订单成为市场竞争焦点,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力除了服务就是价格,特别是在同等条件下,价格要素基本放到第一位,说白了比“低价”和比“底价”。那么如何在“风浪吃到鱼”?单一企业已逐步进行全产业链发展,水泥企业延申搅拌站、延申砂石料、搅拌站将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掌握在自己手里等。利用优势产业兜底盈利或极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搅拌站】

搅拌站作为水泥厂的最大下游企业,过去基本根据水泥企业调价节奏“买单”,当然期间也会协商后定。近几次水泥价格连续推涨,累计涨幅较大,但实际落地参差不齐。搅拌站“买单”信心下降,加之商混价格难起,归根结底下游需求萎缩,头部搅拌站与水泥企业针对涨价问题进行博弈。

【贸易商】

今年本地新开了6-7个大的重点工程标段,材料需求量尚可。在供的老项目受到资金及下雨等原因影响,进度一般。端午节前有一笔几百万的款项打到公司,回了一部分材料款。从同业出得知,部分供应商也有或多或少的回款。只不过与往年相对,端午节回款情况不及预期。市场整体资金面紧张,多数项目靠贸易商垫资中。

总体来看:

一方面,相较于其他省份来说,浙江本地工程类项目(重点工程)目前并未减少,只不过施工节奏不快,对贸易商垫资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另一面,房地产新开工有明显下降,接单条件愈发“严格”;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建材企业在成本管理、价格调整、风险管控、预期判断等方面需更加慎重!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正在进行中,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