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冀东水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全部内容如下:

1.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及2023年计划

2022年,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共计8688万吨(其中销售水泥7796万吨,销售熟料892万吨),同比下降约13%;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同比下降4.94%;毛利率20.48%,同比下降6.4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8.22亿元,同比下降65.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下降51.69%,基本每股收益0.513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5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620亿元;负债总额294亿元;净资产326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7亿元,资产负债率47.43%。

2023年,公司将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型、环保型、服务型产业集团”的战略定位,坚持“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的发展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正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统筹管理提升、动力变革、产业提质等工作,全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财务口径营业收入360亿元。

2.辽宁金中新材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的发展规划及公司在其他区域进行整合的意愿

公司与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已经完成工商注册,合资公司的成立体现了大集团的责任和担当,双方通过创新合作发展模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头执行国家产能减量置换和常态化错峰生产产业政策,通过合作促进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水泥行业的优化升级。合资公司首先是整合冀东水泥及中国建材在辽宁的水泥资产,整合辽宁市场,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待合资公司取得一定的效果后深化辽宁乃至东北区域市场整合,带动东北区域水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其他区域,公司一直在寻求整合机会。2021年-2022年,通过收购代县宏威资产、华润福龙股权,公司在山西区域的产能规模跃居第一,去年该区域市场较稳定,效益位居公司前列。

区域内行业的整合主要看机会,近两年来市场需求极度萎缩、燃煤价格高位运行、环保安全成本高企,效益严重下滑制约了行业发展,部分水泥企业难以适应“双碳”落地、区域化协同和常态化错峰的挑战,大幅减产、减收、减利,各地市场化退出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信号较前几年密集。尽管如此,公司在并购重组方面也是非常谨慎的,公司始终坚持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以提升效益为目标,积极谨慎且选择资产质量高、资源优势及区域协同效果明显的企业进行兼并。

3.水泥需求的恢复情况

目前公司范围内除东北、内蒙古、冀北、晋北区域的市场未完全启动外,其他区域市场需求已恢复。但受限于市场资金情况,需求恢复较预期仍有差距,但较2021年及2022年的同期有明显提升,目前来看公司的水泥销量好于同期也好于预期。

当前支撑需求恢复的主要是大型基建项目和民用市场,在建项目受项目工期要求,已经开始抓紧赶工,存续需求开始释放,对销量提供重要支撑。

4.错峰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内蒙古部分区域把错峰计划延迟至4月份底,区域大型水泥集团纷纷响应,主要是因为目前内蒙古地区的水泥需求不旺,市场启动的比较慢。山西区域内企业延迟错峰至3月底,目前整体执行情况较好;河北区域,协会积极推进采暖季错峰补停,目前正向各企业核实,待核实后将统一执行;晋冀鲁豫、内蒙古、陕西和东北区域均在研究制定夏季错峰生产方案。

目前各企业都在消化库存,延迟错峰及夏季错峰的方案如果能够落地,4月份及整个二季度将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会有比1季度好的预期。

5.公司2023年度的投资计划

2023年,公司按照“一高双赢三统筹”工作总要求,以“管理效益提升年”为主题,以“一利五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线,努力构建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投资方向对接国家战略,突出国有企业的政治站位和社会责任,围绕主业做强做优做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投资与盈利能力挂钩,注重防范化解投资风险,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和量的合理增长。

投资以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要求为出发点,强化战略意识,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强化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不可预期的收购外,今年的投资强度将不会超过2022年度。

6.行业如何去产能情况

水泥属产能过剩行业,底部还未真正的到来,一直是充分竞争。去产能的总体战略目标落地,必须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政府端,各地政府、发改部门不断推动行业去产能工作,由政府主导实行采暖季错峰及重污染天气错峰等措施消减了一部分产量。市场端,龙头企业一方面积极响应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低效产能退出,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和错峰生产政策;另一方面要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行业整合,提高市场集中度,带头维护好行业发展生态,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实现合理的利润和产能的缩减。

未来,公司将积极贯彻国家双碳战略要求,加快推进智能化转型,积极推进低碳项目,发展新能源、风能、光伏等项目;加强大企业之间的协同,共同应对双碳、供给侧改革,维护行业环境。

7.公司控本降费方面的举措

2022年,公司制定了降本增效“23条措施”,持续优化公司管理手段,持续做优市场,深入推进采购集约化管理,扎实推进生产运行精益管理,加快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成果应用,进一步增强财务价值创造能力,降控物流运输成本,强化组织人才建设,加强风险防控,公司运营质量和效率效益显著提升。

2023年,公司早布局早谋划,将本年定为公司“管理效益提升年”,在总结2022年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集约化采购,实行区域统采、集招分采,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持续推进生产工艺的优化升级,进一步运行成本;在错峰停产期间进行设备维修,研判并把控生产节奏,降低管理费用。

8.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

截至2022年底,公司危固废处置能力达到525万吨/年,其中,23家附属企业开展危险废物处置,处置能力123万吨/年;21家附属企业开展生活污泥处置,处置能力155万吨/年;8家附属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处置,处置能力86万吨/年;6家附属企业开展污染土处置,处置能力46万吨/年;1家附属企业开展建筑垃圾处置,处置能力100万吨/年,5家附属企业开展其它一般固废处置,处置能力15万吨/年。

2022年度,公司完成河北、山西等区域10余个环保处置项目建设,新增危(固)废处置能力57万吨,废弃物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报告期内,因危固废市场源头企业减量以及处置企业的激烈竞争造成处置价格严重下滑,但公司作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固废的头部企业,仍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协同处置设施运转率和产能发挥率维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通过建立专业化团队的市场统一运营模式,对区域内危废处置市场价格起到维稳作用。

2023年,随着一系列恢复经济措施的实施,加上公司危固废处置业务市场统一策略的赋能加持,产业上下游联动效用会进一步提升,公司危固废的收集量和收入预计较去年会有一定增长。

9.北方市场年初至今销量较好售价不高的原因

南、北方市场启动的时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北方的市场一般于3月中下旬启动,南方的市场基本过完春节就启动。目前销量明显增长但是价格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去年第4季度的价格较低,其低位价格一直延续至今年1季度;二是北方企业在市场启动时大多在消耗之前的库存,市场上供过于求,涨价基础较弱。

公司于年初便提前谋划,目前山西区域已经完成两轮复价工作,冀中南区域也在推动复价,预计4月初将有所显现。公司预判今年行业自律会向好,2季度开始行业市场秩序将进一步好转,行业良好的生态将重建。

10.公司应对国家双碳战略的举措

2023年,公司将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体系建设,依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稳步推进绿色低碳战略。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把节能环保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以“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为己任,强化顶层设计、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能效水平、优化能源结构、加大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低碳原料利用率、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深化数字降碳,持续开展低碳科技创新。

11.公司股份回购后股权激励计划

公司于2022年6月7日至6月24日期间,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658万股,约占回购前公司总股本的1%,支付的总金额为2.79亿元(含交易费用),该部分回购股份拟用于公司未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目前公司尚无继续进行股份回购的计划,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尚未形成,如有进展,公司将及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