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湖南逐渐开启湿热模式,而常年与水泥厂窑炉打交道的工人廖知青,对于湿热高温早已习以为常,因为他每天负责“守护”的窑炉,工作温度都在200摄氏度以上。

今年48岁的廖知青是湖南郴州的一名水泥厂工人。尽管在厂里他已经是设备主管,但每天对于大大小小的设备,他都要亲自巡检一遍,将高温风机、回转窑、锅炉等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详细登记。廖知青说,在水泥行业,温度的管控决定着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将每天设备的工作数据进行记录比对,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

廖知青每天要对大窑的陀轮、瓦温、油温,还有震动值进行监测,油温不能超过60(摄氏)度的,到了55(摄氏)度就会报警,然后引起重视;瓦温不能超过65(摄氏)度的,到了60(摄氏)度也会报警。”我们每天必须对这两个数据进行监测,如果是发现偏高了我们会采取措施。“

据了解,1993年招工进入水泥厂的廖知青,因对机械十分感兴趣,有着高中文化的他被分配到了设备科,如今,他已与炉窑等设备打了26年的交道。

廖知青回忆,初出茅庐很多事情不会做也不敢做,但是厂里领导和带班师傅总是鼓励他去多学习多尝试。从修理一个小小的抽油泵起,他不停地进步,越来越自信,在巡检方面观察力也越来越细致。

得益于进厂之后,到湖南建材工业学校一年的学习,学到了一些机械原理和制图,对廖知青后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后来到水泥厂,也得益于我那个师傅,还有那些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廖知青的工友廖卫红说,廖知青入厂的20多年里,执着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改造有故障的设备,他参与和组织的水泥厂大大小小的设备改造,起码超过了100项。

令廖卫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厂里的设备由于需要不间断工作,耗电量巨大,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工厂节能减排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廖知青组织发起了循环风机的变频改造和节能风机改造计划,连续很长一段时间加班加点,带头一门心思扑在设备结构研究和改良方案上,同时他仍不忘每天准时巡检厂里的其它设备,确保安全生产。

廖卫红说,当时廖知青带领大家,为了攻克一个难点,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家人都开玩笑要他们在厂里打个地铺。经过不懈努力,廖知青和工友们终于将设备的电耗下降了近三分之一,直接年省经济成本上百万元。“(廖知青对)工作的方面积极主动、扎实认真,他又是我们公司的设备技术主管,在他的带领之下,在设备方面勇于创新、大胆改造,确实为我们公司节能减排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廖知青对水泥厂设备的改造和改良,为提高产能、降低维修成本、延长机械零配件使用寿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果。工厂里的工友们都以他为榜样,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钻研技术,充实每一天的工作。

廖知青:“有一句话讲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是讲得很好的,我也是这么想的,平常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做每件事我只想达到最终的目的,所以我就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