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胜伟入厨师这一行已经24年了。水电十一局承建的巴基斯坦M5公路项目,是他第5个海外项目。刀工细腻、用料讲究、煎炸烹煮,为远在异国的职工带去家的味道,在“一带一路”上演舌尖上的中国。

入职几十载,无惧无畏扎厨房

       “20多年过去了,小浪底大兵团作战式工作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低着头,陷入深深的回忆。1994年毕业被分配到十一局小浪底施工局,夏胜伟与三十多个厨师一起负责3000多名职工的一日三餐。每天食堂像打仗一样,早上五点,食堂得锅碗瓢盆就开始咚咚的响起来。四个厨师切菜、四个厨师切肉、四个厨师蒸馒头、两个厨师炒菜....他当时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职工人数多,一次需采购三四头猪,一头猪先被分成两半,自己剔骨,自己分肉,每天要切上百斤肉,从早切到晚,我的刀工在那个时候练出来的。”他得意的说。四十多个国家参与的联营项目,每天的施工现场如火如荼,送饭也是夏胜伟的平时工作之一。协调6辆面包车送700多人的饭菜到现场,夏胜伟提前把饭菜准备好,跟着送饭车到现场分发,耐心分发到每一位职工手中,每一步都做到位,让现场辛苦的每一位同事都能吃到可口饭菜。1997年10月28日小浪底大河截流成功,连时任国家总理的李鹏都亲自到场祝贺,项目部当天晚上就搞庆功宴,夏胜伟那天连续工作20个小时。“由于剁排骨太多,我晚上吃饭连碗都端不住,但是截流的喜悦冲淡了我手上的疼痛。”他似乎回到了当年,露出开心的表情。

       2009年走出国门初到安哥拉。由于语言不通,他就下功夫学葡萄牙语,因为要买菜算账,他就从数学学起。不到两个月的功夫,不管是与当地厨师交流,还是出去买菜讨价还价,他都游刃有余。为了满足项目职工日常伙食,从早忙到晚,甚至自己连续发烧三天之后才知道自己得了疟疾。“我是我们项目第一个得疟疾的,由于平时买菜去菜市场次数多,才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咬了”。他心有余悸的说。

       2012年去了尼泊尔,亲身经历尼泊尔2015年的“4.25”大地震,亲眼见证十一局承建的上马相迪A水电站一点一点从山峦中拔地而起。一待就是四年,在尼泊尔连续奋战22个月没回家。

奔赴巴铁,为一带一路献身

       2016年,夏胜伟接到通知到水电十一局巴基斯坦M5公路项目工作。时间比较急,他迅速办理手续,马不停蹄的“飞”到巴基斯坦。那时候是7月份,早在国内就听说巴基斯坦“高温”,可是等他踏下飞机的那一刻,眼泪刷的一下下来了。“毫不夸张的说,我被热哭了,翻滚的热浪毫不客气的向我这位‘不速之客’袭来,皮肤被烫的火辣辣的。”

       水电十一局承建的巴基斯坦M5公路合同开工日期是8月份,项目新进场人员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来到巴基斯坦,任何事都要摸索着干,厨师夏胜伟也一样。容不得给他适应环境的时间,他需要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由于安保的因素,巴方安保严禁中国人员出行菜市场等人员密集的地区。但是生活习俗不同,老巴买的厨具始终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多次与安保人员沟通协商,最终得到军队允许,冒着危险到菜市场上买到了厨具。“五六个警察围着你,当时巴基斯坦恐怖袭击多发生在菜市场、清真寺等人员密集的地区,当菜市场突然出现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立即在平静的菜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妇女抱着孩子、小孩端着饭碗过来看这个外国人,被围的水泄不通,紧张的气氛充斥着神经。”他想到当时的情形就感到后怕。

       由于现场营地还没建好,中方人员暂时居住在70公里以外的一所警察俱乐部内。中方职工每天要坐两小时车到达现场,夏胜伟每天凌晨三点就要准备好饭菜,中午再安排车送饭。二三十个人,就他一位厨师,同事和他都是好样的,坚持了下来。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房间就是夏胜伟的天下,巴基斯坦的夏季,炎热的天气“围攻”着在厨房忙碌着的夏胜伟,厨房只有一个小风扇,但是做饭的时候不能打开,因为用的液化气,风扇打开就会把火吹灭,天气把他“热哭”却没能让他停下来。

       2016年10月,现场营地经过当地警方及军方联合验收,中方人员顺利入住了乌切利夫的“中国小城”,夏胜伟也有了自己新厨房。可是,新营地建好,国内人员陆续进场,项目伙食的压力也随之而来。中方厨师不足,他就手把手教当地厨师做中国菜。一个人带领八名老巴,不管是招待还是过节聚餐,都能满足大家的伙食要求。他协助办公室建立食堂管理制度,一天三遍清洁食堂,保证环境卫生。每周征集职工意见,改善职工伙食。自制“每周菜谱”,使每周每天菜不重样,每天都有水果。他还积极照顾项目偶尔生病的同事,为他们准备“养身体”的饭菜。为了使中方职工在国外也能吃上豆腐,他自己制作器具,通过反复尝试,几天后大功告成,连老巴在尝过之后都竖起了大拇指。当地蔬菜供应不足,他请示领导在项目营地给腾出一小块地方,自己翻土施肥、搭架子、扯蓬布保温、浇水。不多久,蔬菜的嫩芽顶破了土壤,绿油油的菜叶爬满了木藤,夏胜伟心里别提有多幸福了。

       2017年6月底,巴基斯坦斋月节如期而至。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所有巴方职工每天早上3点至晚上7点不吃任何食物,他们的身体面对炎热的高温,在足够的水量和食物面前已是一个挑战,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证项目职工身心健康,项目领导召开会议提前部署,决定调整现场一线人员的工作时间。夏胜伟立即调整食堂职员工作分工,编制健康菜谱,不仅在早上4点之前和下午1点之前为现场人员准备好饭菜,还能顺利错开项目机关人员正常的就餐时间,为项目施工一线正常施工提供了坚强后盾。

       2018年8月,由于现场白天温度超过50摄氏度,这给新泽西护栏滑膜施工带来了挑战。温度过高,技术人员担心混凝土滑膜成型满足不了规范要求,负责滑膜施工的张玉安找到夏胜伟寻求帮忙。因为他需要凌晨4点就开始工作,希望夏胜伟凌晨3点30分准备好早餐。夏胜伟果断答应,不仅为他专门准备精致的早餐,中午还给他送去水果。在他后勤工作的支持下,9月27日,项目部新泽西滑膜施工阶段性节点提前3天完工,为后续沥青路面磨耗层全面施工奠定了基础。“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何况在现场干活的同事们,不管什么时间点,我都会保证食堂供应,这是我的责任”。

钢铁男儿,女儿是他心底最柔弱的一根神经

       他参加工作24年,出国九年。第一次出国去安哥拉,女儿才三岁。由于要紧急进场,出国那天,再过两天就是女儿的生日,看着女儿的小手紧紧抓着自己不松,他咬着牙狠下心毅然决然的踏上出国的征途。去了35个月,中间只匆匆回家陪女儿一个月,最后一次回去,她已经要上小学了。如今出国九年,女儿已经12岁了,平均一年回家一次的夏胜伟,每次见到女儿,她都长高了不少。一天夜里孩子突然得了荨麻疹,高烧不退,浑身通红,他身在国外,急在心里。孩子在医院住了一个月,但是由于项目就一位中国厨师,他最终还是没回国。“想到那次女儿生病,心里总是愧疚,但是我不后悔,工作总要有牺牲”。

       在巴基斯坦M5公路项目,夏胜伟每天做饭就像洗澡一样,浑身被汗水浸透。经常看到他的脖子里挂着一条粉红色的毛巾,那条毛巾是他出国前女儿亲手为他选的,让他带在身边,希望爸爸早日平安归来。如今这条毛巾洗的都发白了,他仍然爱不释手。

       “我女儿学习成绩特别好,特别是英语。”提起女儿,夏胜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女儿今年已经12岁了,经常在电话里听她母亲夸孩子成绩优异、活泼开朗、懂事听话,前几天还在视频电话里告诉我,她被学校选中参加市里面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说到这里夏胜伟脸上浮现自豪的表情。

       “认真完成每件事,快乐生活每一天是我的座右铭。”夏胜伟和公司每一位普通职工一样,尽自己的责任,几十年如一日,用妙手烹出美味,用厨具制造快乐,一腔热情无悔的把青春洒在工地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着电建人灼灼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