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电建一公司5项关键技术成果被由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电科院等知名院所7位教授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一个让一公司人骄傲和自豪的新业绩,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公司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电力建设战线的一支重要劲旅,山东电建一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以科技创新赢得市场地位,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以推进。公司按照“项目引导、技术推动、科学统筹、全面推进”的思路,着力强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硕果累累,科技创新成为公司发展最强大的源动力。

技术创新显魅力

技术创新是电力施工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谁掌握了新技术谁就拥有了制胜的筹码,科技创新可谓给山东电建一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5年,山东电建一公司技术创新成果捷报频传,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获得省部级工法22项;获得国家级工法2项。获得发明专利1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得中电建协行业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5项,中国质量协会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关键技术成果完成评审鉴定共45项,其中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的有2项,国际先进水平9项,国内领先水平13项,国内先进水平20项。华能黄台发电有限公司“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10机组)、大唐平阴风电场一期工程荣获 中国安装优质工程奖,华能莱芜电厂扩建工程荣获2014中国建筑业绿色节能示范工程奖、 印度KMPCL项目两座275米高钢筋混凝土烟囱荣获“2015杰出混凝土结构特别奖”,KMPCL项目获得印度电力杰出工程奖、兖煤赵楼项目中国电建优质工程奖、华能临沂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等。这诸多荣誉的取得,得益于一公司人始终坚持“一次成优”、“一次做好”、不断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得益于公司多年来致力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技术引领强实力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多年来,公司坚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秉承技术为安全服务、技术为质量服务、技术为经营服务的思想,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理念,大力推进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施工环节,保证工程质量,有效提升了团队作战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建立创新体系,健全激励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证。公司把技术创新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成立了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设立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出台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工程创优奖励管理办法、科学技术进步奖管理办法、质量考核奖励办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成果管理办法等,积极创造一切有利因素,鼓励技术创新。在工程技术管理上,从技术培训、施工组织设计编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图纸会审,到设备材料验收、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控制、设计变更、工程验收、分部试运,再到图纸资料管理和移交,都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实现了技术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有力地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机组运行质量。此外,公司还有着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传统,注重人才引进、注重人才培养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公司每年都大批招入大学生充实到技术人才队伍中,特别是近年来还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使他们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并成为技术创新的骨干。

搭建创新平台,丰富创新载体,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公司常年开展技术攻关、QC活动、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劳动技能竞赛、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每年都组织技术创新成果评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并通过校企合作、加大科研投入等一系列措施鼓励技术创新。注册了QC活动小组,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在开展各类课题攻关和技术研发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公司相关专家编写了《电力施工企业施工与技术管理》、《火力发电厂生产技术管理》、《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设备安装》以及《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等专业书籍,积极为员工技术创新搭建各种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技术创新氛围。

技术应用提品质

技术保生产,以创新促进步,自主创新为公司“创国优、树品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多年来,公司始终站在战略制高点谋划企业发展大势,坚持依靠技术创新,聚集科技要素,把工程项目作为创新主要平台,不断实施重点课题攻关、技术研发、工艺改造,在技术革命中突破发展新瓶颈,使技术创新成为提升工程建设品质、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引擎和内在驱动力。

加强技术攻关,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提高技术投入产出率。通过技术攻关,公司把锅炉爆管防治、发电机漏氢量控制、P91钢焊接工艺优化研究、提高热控接线的正确率等一大批有指导生产和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顺利应用于各工程建设,对提高产品质量工艺和施工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公司率先研究20控Cr核电用钢焊接技术、AP1000核电站共箱封闭母线导体焊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应用到海阳核电项目,为20控Cr核电用钢焊接技术在我国核电项目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率先研究的40CrMoMnSiRe稀土高强耐磨钢管焊连技术,为40CrMoMnSiRe稀土高强耐磨钢管焊接施工和焊工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率先研究的强磁场干扰下消磁焊接技术,此项技术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电缆、热处理导线等常用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施工企业潜力,有效改变了传统的锤击、火焰烘烤加热、常规热处理等消磁工艺带来的弊端,在电力建设行业内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对行业整体的科技进步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给水旁路加装节流装置》、《移动式脚手架》和《发电机定子吊装液压提升装置》以及《降低10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值》和《提高100万千瓦机组锅炉水冷壁组件平整度优良率》等省级QC成果在邹县电厂四期工程百万千瓦机组工程成功应用后,又推广到平顶山电厂、新疆农六师电厂和宁夏鸳鸯湖电厂等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机组安装质量和运行性能。

广泛应用“四新技术”,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升。早在1971年,公司试制成功了大口径预应力管,供应了八个省市、十八个火电厂的施工。在45吨行车上将厂型吊臂加支撑架,提高起吊能力,使98吨重的发电机定子就位。1978年,公司有18项科技成果分获国家、部、省局级奖,如消除火电机组震动过大的措施,用“振型影响系数法”做汽轮发电机组平衡试验,全位置自动焊管机,自制60—100t长转柱塔式起重机等。在80年代黄台电厂四期工程冲灰管穿越黄河施工中,经过“三结合”攻关小组二十多次试验,采用“水冲震动法”终于使冲灰管下沉到黄河底四米以下,为国家节约投资100万元。进入新世纪,在工程施焊中,他们积极推广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高频引弧焊机和氩弧焊把导流焊嘴等,大大改善了焊缝金属的机械性能和外观工艺。针对夹层电缆易出现进盘密封不严问题,他们把夹层桥架进盘优化设计为小竖井全密封安装方式,并研制出弯板专用工具,使夹层桥架的安装质量工艺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威海电厂三期工程,由于电厂临近海边,而且地下水工结构较多,如何防止水工结构出现渗漏成为一大技术难题,他们经过组织专题技术攻关,深入研究论证,最终攻克了这一难关,通过使用新式支模工艺、自行设计专用的对拉杆连接构件、采用高强凝土浇筑等措施,实现了全厂水工结构无一渗漏。

消化外来技术,革新施工手段,以技术创新提高建设效率,公司把技术创新成果及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为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效提升了工程品质和企业素质。

技术创新无止境

技术创新无止境,满足现状,就意味着停滞不前,在技术创新道路上,山东电建一公司品尝甜头的同时,也在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公司在进行内部自主创新、校企合作技术攻关的同时,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与设备厂家、设计院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在邹县电厂三期工程5号60万千瓦机组汽轮机高中压缸安装施工中,由于东方汽轮机厂敏感型汽封引进日本技术,需要日方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安装,但费用很高,为节约费用,缩短施工工期,他们与东方汽轮机汽厂协商,现场进行技术攻关,共同研究并制订出调整方案,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汽封块加工处理,使汽封间隙达到了业主要求,提高了热效率。华能莱芜电厂百万工程锅炉基础首次采用复杂网格箱型基础设计技术,设计上部总荷载7.2万吨,基础尺寸长达54.9m、宽47.3m,板墙为新型的梁式配筋结构形式,高度达8.5m,箱格数量多达82个,为国内尺寸最大的锅炉箱型基础。这种新型结构形式锅炉基础的网格型模板加固、高板墙混凝土浇筑、基础结构和地脚螺栓的精确定位等施工环节成为一个个施工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公司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从钢筋、模板、混凝三个方面进行攻关创新,创造了新工艺、新方法。采用“三分法”施工封闭箍筋,“植树法”施工竖向筋,“编织法”施工水平筋,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了搭设整体性排架的费用,提高施工安全性;内墙模板采用钢模板进行加固,外墙模板采用木模板,节约木模板12200平方米;混凝土采用60d后期强度,保证了混凝土设计强度,减少了温度裂缝,节约了水泥,创造了国内大型网格箱型基础施工的领先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大型网格箱型基础施工“分类施工法”的空白。

敢于向“理论”叫板,敢于向“权威”挑战,是一公司人执着技术创新的又一具体表现。在德州电厂5号60万千瓦机组试运期间,除灰DCS程控电源柜发生异常,多次反复检查没有发现病症真正原因,一时成了众多“专家”的一大难题。经多方论证后,厂家认为是电缆线路过长或周围大型转动机械干扰所致,但公司电气技术人员仍然心存疑惑。他们怀着对厂家“理论”的疑惑将厂家配线全部打开对照原理图进行校线,发现多了两根配线,原来是将A电源与B电源串接在一起导致了除灰DCS程控电源柜发生异常,便当即纠正,令厂家代表心服口服,也获得业主的嘉奖。